有些人是否太没自信了?台湾「反ㄈㄈ尺」现象的观察
近年在台湾,人们对于CCR(Cross Cultural Romance,戏称ㄈㄈ尺)的跨种族恋情看法,总是以负面的形象居多。而主流媒体也非常乐于煽风点火,三不五时就弄出一个以洋男台女为标题的报导,来引导台湾网民的观点和引来辱骂,尤其是网路上的「种族纯净魔人」,对于台湾女性和外国男性交往总是特别的关心。
但是,这些现象仅限于针对「台湾女性」。如果今天这则新闻是以外国美女为题,比如说「北捷惊见史嘉莉?金髮女正翻」这类的报导,台湾男生可以在下面评论「外国女性就是比较美」或是「外国女生就是比较成熟」这些都不会被骂,然而若是台湾女生以同样的标準评论外国男性,那幺便立刻引来酸民「正义」砲火的猛攻。
跨种族感情在欧洲是平常事,因为你走在街上随时随地都会看到亚洲人、中东人、黑人或印度人。当你从小同班的同学肤色就有三种以上时,你就会知道,他们和你一样都只是「普通人」,而你就是其中一位世界的公民。
然而台湾不是这样的种族大熔炉,物以稀为贵,如果今天在全台北只有一间法国餐厅,那幺无论菜色是否够道地,都会吸引人潮,因为他够特别,他在充满台湾小吃店的街上显得「与众不同」。同样的,今天在巴黎出现了一个台湾餐馆,同样的会引起当地人的好奇。但是如果巴黎已经有很多亚洲餐馆充斥了,那幺这家台湾餐馆必须要有更出众的菜色和设计来吸引当地人的目光。
在台湾走在街上看到外国人的机会,远远少于在巴黎看到亚洲人的机会,所以在街上看到难得一见的外国面孔时往往会更加注意。再者,亚洲的价值观与审美观还是无法完全脱离欧美的观念。从上几个世纪欧美强权入侵亚洲之后,西方民主政体取代了帝制;西装洋装取代了传统的唐装旗袍。中国从几百年前称外国为蛮夷戎狄,到如今以肩背一个上万元的LV包包为荣。这样的价值观至今我们称之为「崇洋媚外」。
在欧美媒体像是好莱坞和外国广告的影响下,有些台湾人对于西方面孔的立体感或是金法碧眼多有好感。某些台湾男人和媒体喜欢拿此类的女性来说嘴,说她们贱,说她们崇洋媚外,说她们是国耻。他们憎恨西方男士在夜店搭擅台湾女性,那是因为他们同时也在夜店里猎豔,但业绩在国际竞争下掉了三成。他们不是真的担心台湾女性,而大多是出自于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出于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的忌妒心。
讲到这里,对此文章一开始就持反对意见的应该是心痒痒的準备开砲了。但我想站在另一个立场,用不同观点来看同一件事情,来看那些普遍刻板印象中的跨种族关係。

我碰过那种以和外国人交往为荣的人,而且是男女都有,他们自己不但瞧不起自己的身世和价值,有些以身为亚洲人为耻,所以认为牵了一个外国人代表着自己地位上的提升,享受着走在街上赚人目光的荣耀;再者,对于台湾异性和外国异性的标準极为不一。除此之外,自己的价值呢?不重要,我手上牵着的那一位才是我的价值所在、才是最重要的。这种「台湾甚幺都不好,就只有外国才好」的思维,这是标準的种族歧视,而且是自我歧视。
但这种肤浅的现象也不只局限于跨种族关係,在台湾夜店这种人们各取所需的场合,对象是富二代、有钱小开或是名模、正妹的也不在少数。只要是碰到某些特定族群的时候,标準会因此转弯的都属于此类型。而且,这些情况不只在台湾,而是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间夜店都会发生的事情。在世界各地都有玩咖、浪女、混蛋;同时也有Mr. Darcy和Elizabeth Bennet(详见傲慢与偏见)。
但是排除以上的肤浅原因,在没有现实的利益干扰的情况下,我们都有自己喜欢的类型。所以,把所有的跨种族关係全部归为一谈是没必要的。就像是把娶正妹或是嫁帅哥的人归为一谈,然后说他们都只喜欢跟长得好看的人约会一样。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倾慕的外表类型。
德国超模 Julia Stegner与亚裔前男友Steven Pan 在欧洲除了外国男生之外,也有外国女生热衷于亚洲男生,脸书上甚至还有白人女生爱亚洲男生的社团:White girls who LOVES Asian Guys 。她们很多因为自己喜欢K-Pop、J-Pop,甚至周杰伦等亚洲流行音乐,所以亚洲男生的外表符合她们喜欢的类型。
但她们在欧洲,却没有人称他们为「国耻」。我的女朋友是瑞士人,她的一位友人的男友是越南人,在瑞士没有一个当地的男生批判他们是丧权辱国。(也许极少数极右派的法西斯份子会这样,但我还没遇过)
这是一个能够包容、成熟又有自信的社会该有的素质,人若是有自己的价值和有自信,根本不用怕任何可能性的竞争。因为,世界是充满竞争的,是否能有度量的看开,攸关一个人的自信心。
更极端的反例在中国,我和一位以色列朋友在中国旅行时,他每天都被中国人要求合照,不是因为他是一位优秀的古双簧管演奏家,而是因为他是个西方人。在台湾,我和女朋友在太鲁阁爬山时,碰到中国观光客,其中一位男士直接要求我的女朋友与他合照,而把说中文的我就乾晾在一边。
许多中国男人对外国人极为谄媚,但不许女人照做,这凸显了一个国家社会封闭又极度没自信的现象。而极度没自信,又从中衍生出极度的自大,那就是针对自家女性的严厉标準。台湾目前没有做到这幺绝,但相去不远。两性平权的标準,可还有一大段路要走。
这是一张台北车站情侣拥吻的照片.
如果今天这张照片里的情侣,是一位西方男性与台湾女性,那幺你对这张照片的观感还是一样的吗? 推荐文章:
跟崇洋媚外无关:两段跨种族婚姻的故事